当前位置:首页 > 杂项收藏 > 漆器 > 漆器

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档案

时间:Jul 20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嵌螺钿,螺钿,薄螺钿,贴金,十二生肖,册页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

藏品名称: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漆器

藏品年代:清中期

材质:黑漆嵌螺钿

功能:盒

款识:无

尺寸:口径16.8厘米,高6.8厘米

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档案

圆盒平顶,鼓腹,圈足。通体髹黑漆为地,嵌薄螺钿间贴金片装饰图案,色彩绚丽。盖面左侧描绘五个童子在花丛中玩耍,争夺一武士头盔。右侧的梧桐树下有一妇人倚坐于石桌旁,静静地观看童子嬉戏。画面活灵活现,生意盎然。盔与魁谐音,有科举夺魁、高中状元之涵义。盒内有白玉十二生肖及《御制寿民诗》册页。

婴戏图多以其富贵气象而特为时人所喜爱。明以后皇室对此类绘画尤其爱赏。此外,这类图案也有祈福求子的意义。

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打开图

图片内容: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打开图

扩展阅读:

嵌螺钿:指取材于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髹饰录》中描述道:“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意即按照画面花纹的需要,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镶嵌出各种画面,达到近似设色的效果。

螺钿: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即指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划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其起源甚早,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过镶嵌蚌泡的漆器,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螺钿工艺的滥觞,目前所见比较成熟的螺钿器物是出土于唐墓内的漆背螺钿铜镜和收藏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的螺钿玳瑁八角盒、螺钿紫檀琵琶等。宋代的螺钿器物比较普遍,《髹饰录》所记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的薄螺钿(或称软螺钿)工艺,一般认为就是在此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同时厚螺钿(或称硬螺钿)工艺也并未消失,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还形成独特风格。元明时期,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品种更为丰富,加工更为精细,发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银嵌错和加“沙”(即撒壳屑)等辅助手法,创造出五色斑斓的效果,正如《髹饰录》所言:“百般文图,点、扶、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至17世纪,螺钿工艺达到高峰,产生了江西吉安等主要产地,涌现出江千里、方信川等著名匠人。入清后,薄螺钿工艺进一步向轻巧细致发展,受嵌器物的材质也趋于多样,除漆、木外,玉石、象牙、金属等都有嵌螺钿装饰的实例。清中期以后,螺钿作为百宝嵌工艺中诸多镶嵌材料的一种,往往与宝石、玉翠、象牙等共同出现,单独的螺钿器反而少见了。清代螺钿工艺产地可能集中在扬州、广州等地,内廷造办处也能制作,名匠见诸记载的则有王国深、卢映之、卢葵生等人。

薄螺钿:将贝壳裁切加工成纸一般的薄片,通常称薄螺钿,又名软螺钿。

贴金:中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贴金是将金箔用竹夹子夹起贴在有黏性的地子上的一种方法。古代贴金的地子,一般用鱼鳔胶水或构树津液涂刷。

十二生肖:中国传统文化中以12种动物配十二地支为对应: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则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印度、希腊和埃及也有所谓十二生肖,但与中国不同。

册页: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

上述就是关于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