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 > 窑口 > 钧窑 > 钧窑

钧窑的年代,起源,特点和艺术地位

时间:Nov 15人围观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所在地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分析,钧窑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全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长达700余年,产地以河南省禹县(古称钧州)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目前在全国12个市、县均发现了不同时期的烧瓷窑址。南起河南的临汝、峡县、新安、鹤壁集、安阳、林县、浚县、淇县,北至河北省的磁县,山西省的浑源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遍及华北大地。可以这样讲,钧窑在其兴起和衰落的漫长岁月中,始终是一个以生产北方民间日用瓷为宗旨的民间窑场。

到了北宋,宫廷在禹县城关的八卦洞建立了官办的御用瓷窑,专门为宫廷烧瓷,残次品则打碎处理掉,严禁流向民间。传世的宋钧窑珍品绝大部分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批当时生产的高档御用瓷,造型以各类花盆和盆托为多。这与北宋宫廷大量培植奇花异草、盆景花卉有关。花盆的形状有仰钟式大花盆、菱花口花盆、长方花盆、海棠式水仙盆、葵花式盆托等,另有出戟尊、三足炉、鼓钉洗、单把洗、莲花式大碗、海棠式花碗、长方枕等品种。这些珍品造型仿古铜器,于古朴厚拙中显现凝重脱俗的皇家气派。

钧窑烧瓷时间从唐至元。器型有花盆、盆托、洗、炉、钵等,施钧釉(以金属铜为着色剂的乳浊釉),釉色有天蓝、月白、玫瑰紫、海棠红等。钧窑瓷器的显著特点是釉面上有“蚯蚓走泥纹”。造成的原因是在施釉时坯胎干燥不当,因而釉层产生裂痕,入窑烧制时,融化的釉又使之弥合,从而形成弯曲的痕迹。金元时期钧窑产品上很少见到“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器带铭文的很少,仅见“奉华”及“省符”。传世宋钧窑瓷器,主要是钧台窑烧造的北宋后期宫廷使用的瓷器。清代造办处玉作匠在这些器物底部以纤细的笔画刻上宫殿名称,如“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钟粹宫”等。金代钧窑的情况基本同宋,金代钧窑天青釉双耳带座瓶,胎色灰褐,全身施天青色釉,釉不及底。瓶为侈口,长鼓腹,附鱼形双耳,带五棱形。

钧窑是在河南唐代花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汝窑又有密切的关系,历来有“钧汝不分”之说。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钧窑始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并影响附近地区及扩展到河北、山西两省,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钧窑系统。

钧窑的主要产品是铜红釉瓷器。釉呈乳浊状,色彩丰富,主要品种有天青、月白、海棠红和玫瑰紫四种。釉色有的如蔚蓝的天青色;有的天青色与紫红斑块相间,相映交辉;有的如玫瑰般紫红,似晚霞晚霞一片;有的如夏雨后天际出现的彩虹;有的如姹紫嫣红的秋海棠,光彩夺目,绚丽之极。假如我们借用唐代诗们的一句诗“夕阳紫翠忽成岚”来描绘它,可说是恰到妙处。

钧窑铜红釉的挠成技术比长沙窑有所提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钧窑瓷匠初步掌握了烧造铜红釉的工艺要领,成批地烧制出铜红釉器;铜红釉的技术难度很大;烧成十分不易;为了使釉能够呈规美丽的红色,釉料中的氧化铜含量是十分讲究的,一般氧化铜含量在0.3%~0.45%左右,稍多或稍少,都会影响呈色。此外,铜红釉对温度和烧成气氛等因素都十分敏感,稍有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菱口水仙盆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菱口水仙盆,径25.5厘米,成交价:RMB 2310000)

钧瓷胎呈深灰、浅灰、灰白、灰黄等色,有精粗之分。钧窑虽属北方青瓷系统,但是釉色釉质独特,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含少量铜,当时的工匠掌握了复杂的呈色原理,成功地烧制出了天青、豆青、天蓝、月白、灰青、灰蓝、灰绿、葱绿、墨绿、灰白、正红、海棠红、玫瑰紫、茄皮紫诸色;釉具五色,光彩夺目,有的如蔚蓝的天青色,有的天青与紫红斑块在同器上交融辉映,有的如玫瑰般紫红似晚霞一抹,有的如夏雨初霁的彩红,有的如红枫海棠,达到了难以言喻的美的极高境地。

钧瓷釉质润莹肥厚,由釉层干燥或初烧时的收缩现裂,又由高温阶段粘度较低的釉汁灌入,形成特有的“蚯蚓走泥”纹,还有的出现“牛毛”纹;还有的釉较薄而出现小开片,形成鱼子或棕眼。

钧瓷底部往往带有一至十编号铭文,这曾引起多种推测,一说为器物配套的记号,一说为色泽之区别,近来通行的说法认为数字越小,器型越大。北宋钧瓷底部还见带有“奉华”、“省符”两种铭文的。

宋金钧瓷造型有:深腹圈足碗,可分敛口、敞口、直口等式;圈足盘,可分敞口、直口、板沿以及深、浅腹等式;杯,可分梅花形、敞直口、敛直口等式;花盆及盆托,种类很多,有海棠、莲瓣、葵口、圆、长方、六角等式;洗,口可分直口、唇口、板沿口等,壁直斜收、弧曲等,底有圈足、平底,还有鼓钉三足洗;瓶,可分敞口、撇口、玉壶春等式,还有出戟尊式瓶;炉,有三足炉、海棠式炉;此外,还有碟、罐、枕、插香器等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