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器 > 陶器

春秋战国时期陶器特征的鉴别

时间:Aug 23人围观

春秋陶器的基本特征以平底器和袋状三足器为主,兼有少量圈足器。其质料仍以泥质灰陶为主。常见的器形中,炊器有鬲、釜、甑;食器有豆、盂、盘;盛器有瓮、盆、罐。春秋时期的花纹装饰更为简单,主要是粗绳纹和瓦旋纹。器物特征,早期袋状鬲足比较肥大,晚期底部已近圜底,底部中间只有三处略为鼓起的象征性袋状足,进而发展成圜底陶釜。陶釜是春秋末期开始出现的新器形。

陶豆的喇叭形座,早期较低晚期变高。中原地区春秋时期豆盘内,多刻画有文字与记号。春秋时期,由于青铜器的增多,陶器明显减少,常见的也就是鬲、釜、盂、豆、瓮、罐等7种。

河南郑州碧沙岗春秋时期陶器

河南郑州碧沙岗春秋时期陶器:1.鬲(1/10)2.匜(1/4)3.尊(1/10)4.罐(1/6)5.豆(1/6)6.盂(1/8)

春秋时期的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吴越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很少发现。常见的有小口卷沿或折沿、圆肩或折肩深腹平底硬陶瓮、圜底硬陶釜。表面拍印的几何形图案,除沿用西周时期的云雷纹、叶脉纹、小方格纹、曲折纹和回纹外,又拍印大方格纹和布纹。中原地区只发现小口、平底硬陶罐一种器物,胎质呈灰色,器表拍印方格纹。

战国兽头鼎

战国陶器主要是泥质灰陶,釜、甑之类的炊器为夹砂灰陶,陶质坚硬,多呈浅灰色或黑灰色。常见的炊器、盛器、饮食器与战国时期差不多。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有陶量,一种是圆筒形平底,口沿上印有三个等距离的“阳城”二字戳记;一种系敛口、斜鼓腹、平底,口沿印有方形“廪”字戳记。这是以前不曾有的新器形,是研究战国时期度量制度的重要资料。战国时期出现了大型器物,如陶瓮有高82厘米、口径41厘米、腹径90厘米;釜有高55厘米、口径88厘米的。这些大型器物的烧制,说明制陶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战国陶鼎

战国时期,由于丧葬制度的变化,中原地区的贵族死后殉葬的青铜礼器及其他陪葬物,逐渐以陶器顶替。出土的陶明器中,磨光、暗花、朱绘、粉绘等装饰为常见。

战国时期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气盛行,所出土的陶俑,个体很小,最大者不足15厘米,火候很低,制作粗糙,周身多施彩绘。用陶俑等随葬是对用人殉的替代。

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经济发战国陶鸟柱盘战国原始青瓷罐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文化的不同,在殉葬明器的组合上也不同,如三晋两周地区多为鼎、豆、壶为基本殉葬品;楚国则盛行鼎、簠、壶与鼎、敦和壶;秦国更多使用陶器及仿铜制品来随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