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织绣 > 织绣

清乾隆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档案

时间:Sep 30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乾隆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夔龙,龙纹,妆花,对襟,花卉,勾莲,桂花,折枝,吉祥图案,鹤鹿同春,三多,通梭,挖梭,月白,退晕,钦定,贵人,贵人、常在,黄纸,五彩,团花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清乾隆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

藏品名称:清乾隆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织绣

藏品年代:清乾隆

材质:缎

功能:袷褂

款识:无

尺寸:身长138.5厘米,两袖通长172.5厘米

清乾隆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档案

袷褂对襟,宽袖,裾后开。石青色缎地,用彩色纬丝织纹。此褂饰8团夔龙花卉纹,两肩各饰夔龙勾莲捧寿字纹一团,其团纹以对称的夔龙组成如意头状,间饰云蝠及菊、玉兰、勾莲、绣珠、石榴、暑葵、桂花、牡丹、梅花、水仙和秋葵等折枝花卉。下幅地景为多幅组合的吉祥图案,如“灵仙祝寿”、“鹤鹿同春”、“和合二喜”、“万年如意”、“年年有余”、“福寿三多”以及“寿山福海”等。

这些吉祥纹样中,用通梭织云纹平水,以挖梭织八团折枝花卉。彩纬颜色有枣红、粉红、水粉、绿、黄绿、姜黄、金黄、蓝、月白、湖色、淡青等14种。运用间晕、二晕、三晕配色法及由深到浅和由浅到深的退晕法,色调丰富,花纹活泼,构图严谨匀称,装饰性极强。此为清代中期妆花织物之杰作。按《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载,此应为贵人、常在于庆典节日时所服用的吉服褂。

领口系墨书黄纸签,正面书:“乾隆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呈览”,背面书:“石青缎织五彩八团花卉女袷褂一件”。

扩展阅读:

夔龙: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龙纹: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妆花:妆花是云锦中的一种,属于提花丝织品,有妆花缎、妆花绢、妆花罗、妆花纱等。其特点是织造工艺复杂,色彩多而变化丰富。织造方法系用各种颜色的绒管对花纹的各个局部做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因而织物的背面有彩色拋绒(或称回梭绒)。因其彩纬多,故织料较厚重。

对襟: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花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勾莲: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桂花:即“木犀”,木樨科,秋季开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折枝: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吉祥图案: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用以表示祝福和象征吉祥。明清以来,以寓意、谐音的方式体现吉祥的图案十分流行。如牡丹--富贵,桃实--祝寿,石榴--多子,蝙蝠--福,喜鹊--喜庆,鱼--富足有余等等。同时,还常用多种动、植物搭配组成吉祥图案纹饰,如:梅花、竹子、喜鹊——“梅竹双喜”牡丹、白头翁——“富贵白头”蜜蜂、马、猴——“马上封侯”牡丹、瓶——“富贵平安”鹿、鹤——“鹤鹿同春”灵芝、仙鹤衔佛手、竹——“灵仙祝寿”石榴、佛手、桃实——“福寿三多”卍带、鲇鱼、如意——“万年如意”、“年年有余”荷花与盒——“和合二喜”如意云纹、平水杂宝、海水江崖——“寿山福海”等等。

鹤鹿同春:唐代诗人王建《闲说》诗云:“鹤寿千年也未神”。因鹤、鹿长寿,故常以“鹤鹿同春”用于祝寿之辞。

三多:即桃、石榴、佛手,意为多子多福。

通梭:织造术语。在织造匹料正面的显花部位时,彩纬露于织料正面,在不显花的部位彩纬则织进料的背面,与一根地经绞织而形成彩条状,因此织料薄厚均匀。

挖梭:亦称挖花,是织制多彩织物花纹的一种工艺技巧。其方法为用多把彩色小梭在织物局部按花纹色彩需要依次往返织制花纹,织完花纹就剪断,所以既易换线,又易投梭,可以不受色彩的限制而织制各种颜色的花纹,尤其适合花纹繁缛的多彩织物。利用挖梭工艺织制花纹有三大好处:节省原料;减少织物背面的抛线和织物的厚度;花纹色彩的变换灵活自如,有晕色效果。

月白: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退晕:古建筑彩画工艺做法。纹饰的轮廓线内的底色,先平涂浅色的小色(彩画中用量较少、颜色较浅的颜色),在纹饰的中部或一侧画与小色相同色相的深色。图案由外至内的层次为白、浅色、深色。

钦定:凡皇帝亲自裁定的事项为钦定。

贵人:妃嫔的称号。东汉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清朝沿用此名,但位次在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之后,品位较低。

贵人、常在:东汉时即有贵人之称谓,位置排在皇后之下。至清代,宫中内庭各主位,贵人名位在妃、嫔之下,贵人之下为常在、答应。

黄纸: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五彩: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团花: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凡呈圆形的图案谓团花,常见的有团龙、团鹤、团螭、团花蝶等。

上述就是关于清乾隆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