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 > 釉色 > 白釉 > 白釉

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档案

时间:May 12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定窑,印花,摩羯,花卉,缂丝,曲阳,龙纹,白瓷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藏品名称: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陶瓷

藏品年代:金

材质:陶瓷

功能:盘

款识:尚食局

尺寸:高4.2厘米,口径23.2厘米,足径8.7厘米

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档案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施牙白色釉,口沿无釉,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底为摩羯纹,外围牡丹、荷花纹二层纹饰,口沿下印一周云头纹饰。外底竖刻行书体“尚食局”三字。

定窑瓷器上的印花纹饰受定州缂丝图案的影响,金代达到鼎盛。“尚食局”是北朝以来服务皇宫膳食的机构,宋初不设,北宋崇宁二年增置,掌管宫廷膳馐之事,金代沿用。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出土有外底竖刻“尚食局”三字的白釉印花云龙纹盘标本,刻“尚食局”款的多为较大的瓷盘。

此盘印花纹饰繁复,构图严谨,代表了定窑印花白瓷的水平。

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盘心

图片内容: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盘心

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盘底

图片内容:金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盘底

扩展阅读:

定窑: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印花: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摩羯:“摩羯”为佛教语,或称做“鱼龙变纹”,是一种长鼻、利齿、鱼身的水兽,其形象来源于鲸、象、鱼、鳄等动物。

花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缂丝: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起源不晚于公元7世纪,流行于隋唐,繁盛于宋代。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曲阳:县名。在河北省的西部、太行山东麓,因在太行山曲之南而得名。秦置曲阳县,汉为上曲阳县,北齐复改曲阳县,隋唐时期屡有更替。境内有北岳庙,汉白玉雕刻从北魏一直沿袭至今,闻名全国。

龙纹: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白瓷: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上述就是关于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