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家 > 马未都 > 马未都博客 > 马未都博客

马未都博客文章第275篇:中国画

时间:Aug 26人围观

几千年来中国画都强调意象,不强调形似。讲究意在笔先。中国画画得再像,也不过是理论上的像,与西方画得像有着本质上的差距。古代中国画家期望传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让观者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都在极力表达被画物(尤其人物)的内心感受。两者出发点不同,所以千百年来中西画总没有机会靠拢,各行其道。

我第一次去欧洲,在卢浮宫等博物馆内看见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幅油画时,尽管事先看过画册,应该说是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深深地被其震撼了;中国画我自幼没少看,但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感受,我曾很久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们绘画中的国宝首推《清明上河图》,记录一个市景;其次是《韩熙载夜宴图》,记录一个事件;再有就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一个连事件都算不上的事件;余下的则是《槐荫消夏图》,《千里江山图》,花鸟鱼虫,翎毛走兽……

西画中主要题材——宗教、神话与战争,是文艺复兴的最爱。《最后的晚餐》的构图与情节的渲染,被学者认为后世无法超越;《维纳斯的诞生》脱离了典型的写实和叙述传统,将神话更加神话;所有的文艺复兴大师们关注神学、哲学、文学,最低的表达也是人内心世界的表达,例如《蒙娜丽莎》。

中西画做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清晰看出,西方画家注重政治最高形式的表达,向公众毫不吝惜地传达政治气息;而中国画家则沉溺于政治最低形式的表达,推崇自娱自乐,观瀑听松,抚琴策杖,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这就是作为纯艺术的中国绘画,二百年来在国际上地位一直低于中国工艺的基础原因,在国人大力参与下至今仍未获改观。

2008.10.9

文章评论